史丹福最近在兒科實習,絕大部分收入院的小孩都是因為發燒。然而不少家長似乎都對發燒認識不足,甚至存在一些謬誤。所以史丹福希望可以透過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小朋友發燒的基本知識。
謬誤一:「醫生,小朋友發燒呀,係咪要入醫院?」
兒童跟成人不同,他們的新陳代謝率比較高,所以比成人容易發燒,而發起燒來也容易比成人燒得高。
成人發燒一般代表敗血症(Sepsis),多數是由於細菌入血引起(當然,偶爾也可以因為其他較罕見的原因),需要用到靜脈注射的抗生素,所以需要入院。反觀,兒童發燒多數由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引起,不需用到抗生素,也沒有特效藥,所以不需要入院。即使入到醫院,醫生也只可以處方退燒藥,幫小朋友退燒,等待他們自己病好。
那有沒有一些情況是需要入院呢?
有,假如醫生覺得情況嚴重,不像普通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又或是小孩有發燒性抽搐,那一般都會建議留院觀察。但兒童不同於成人,成人的話,越高燒代表病情越嚴重;而小童的病情嚴重性跟發燒的溫度關係不大,醫生考慮的是小朋友的整體狀況。假如小朋友沒有精神,「呆下呆下」,又不肯吃東西,那醫生也可能會建議留院觀察。但如果一個小孩行得走得食得瞓得玩得,即使他發高燒到39度多,醫生也會很放心讓他回家的。家長們就不需要自作多情質問醫生為何不讓他入院,或隔一會兒之後又再到另一間急症室求診,希望讓小朋友入院了。
謬誤二:「醫生,小朋友食完退燒藥,退左一陣又燒返呀,係咪要入醫院?」
這個問題有一個基本的理解錯誤。發燒是一個症狀,不是一個疾病。退燒藥是退燒的,是止症狀的。它不是特效藥,也無助於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康復,事實上世界上根本沒有一種藥物可以幫助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康復。正如之前所講,醫生可以做的就是讓小朋友自己好。
至於小朋友服完退燒藥,退燒後又再燒起來,最好的處理方法是讓小朋友多服一次退燒藥。每一種藥物都有其藥效,藥效過了就應多服一次。家長不應錯誤地假設退燒藥的藥效可到永遠,小朋友服了一次退燒藥就永遠不會再燒。其實只要感染還在,小朋友還是會再發燒的。
謬誤三:「醫生,小朋友發咁高燒,怕唔怕燒壞腦?」
發燒只是一個症狀,不是一個疾病。一般大家所說的「燒壞腦」,令智力受損,都不是因為發燒本身,而是因為感染。假如發燒是由於中央神經系統的感染,例如腦炎或腦膜炎所引起,那這個感染可以損害到神經系統,令小孩「壞腦」。但這個「壞腦」不是因為發燒引起的,所以因果關係要搞清楚。
那純粹發燒可不可以「燒壞腦」?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非常非常罕見。假如小孩燒到42度以上,而且這樣的高溫持續3至4小時,傷害大腦中的體溫調控系統,那才可以「燒壞腦」。而一般的感染是接近不可能燒至42度以上的。
分享完幾個常見的謬誤,最後想談一些生物科學知識。
其實發燒對身體有甚麼用呢?原來與淋巴細胞(lymphocytes)有關。淋巴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幫助我們對抗病菌。而淋巴細胞與病菌的主要戰場就是淋巴核(lymph nodes)。假如多些淋巴細胞可以走進淋巴核,那對抗病菌的能力自然較高。淋巴細胞是透過CCL21受體,去穿過high endothelial venules這道通往淋巴核的通道,進入淋巴核。科學家發現發燒會增加淋巴細胞,特別是T細胞表面的CCL21受體,令它們更易穿過high
endothelial venules,進入淋巴核。淋巴核的淋巴細胞增多,自然可以更有效與病菌作戰。
除了淋巴細胞外,發燒也會增強其他的免疫細胞,例如透過增加腸藏分泌G-CSF、IL-17、IL-1去刺激骨髓釋放嗜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s);增加巨噬細胞(macrophages)的TLR2、TLR4、MHC class I and class II molecules、co-stimulatory molecules等受體,增強它們吞噬病菌的能力。
它們的原理比較複雜,史丹福就不多解釋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很好的Nature
Review:Fever and the thermal regulation ofimmunity: the immune system feels the heat
所以也許,發燒也並不是一般家長所想的那樣令人望而生厭,甚至有研究([1], [2] )顯示發燒病人來說,退燒藥可以增加他們的死亡率。
[1] Earn, D. J., Andrews, P.
W. & Bolker, B. M. Population-level effects of suppressing
fever. Proc. Biol. Sci. 281, 20132570 (2014).
[2] Schulman, C. I. et al. The
effect of antipyretic therapy upon outcom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 Surg.
Infect. (Larchmt) 6, 369–375 (20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