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是電影超級愛好者,大概都沒有聽過《天眼狙擊》這部電影。它沒有大動作場面,沒有特技,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但真的非常好看。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過如此緊張,如此令人血脈賁張的電影!而且它的緊張不需靠動作場面來帶動,而是純粹靠一個精彩的劇本,和一段段令人透不過氣的文戲。
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英軍在肯亞首都奈洛比發現一對英方頭號通緝恐怖分子夫婦,他們正在策動一場恐怖襲擊,軍隊想派無人駕駛偵察機發射導彈,擊殺他們,但發射導彈期間遇到了很多程序、法律、政治,甚至道德上的問題。所以整套電影都只不過是在環繞一個射與不射的決定。
但導演竟然可以把一個如此簡單的故事拍得劇力萬鈞,令人透不過氣,功力之高,令人讚嘆。(導演是Gavin Hood,《變種特攻:狼人外傳》的導演… 所以,原來失敗過一次真的不算甚麼,人是值得有second chance的。)
談一談故事的內容,英軍本想活捉恐怖分子,但由於情況突變,他們只可以改派無人駕駛偵察機發射導彈。但由於恐怖分子中有英國及美國公民,沒有人敢下決定,一個可以拯救80人免於恐怖襲擊的決定。上尉請示將軍,將軍請示議員,議員請示外相,外相要問美國國務卿,當最後終於決定要炸的時候,竟然出現了一個無辜的小女孩,在恐怖分子的家外賣麵包,究竟應不應該為了拯救80人而炸死一個無辜的小女孩,又再次,上尉請示將軍,將軍請示議員,議員請示外相,外相請示首相。而大家又想盡了方法救那個女孩,找人買光她的麵包、把導彈射過一點以減少她被炸死的機會… 但同時恐怖分子也在一步步地裝好炸藥,隨時開始襲擊,每遲一秒下決定,就少了一分機會阻止恐怖襲擊。總之電影就是令你心跳加速,不斷的在心裡肉緊地大叫,「快D炸啦!」、「快D走啦!」。那種緊張到入肉的感覺,是史丹福久遺的。
有人覺得這個決定有很多道德的考慮,其實小弟卻覺得,這個決定根本是很清楚的。只不過一班高層都怕承受後果,沒有人敢下這個本來就很明確的決定。與其說是因為道德爭扎,不如說是偽善,是自保。做一個決定當然有代價,這個代價每個人都清楚,"Never tell a soldier that he does not know the cost of
war." 但有些決定是必須要下的,你不能因為這個代價而逃避去作出一個正確的決定。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這電影雖然是小本製作的遺珠,但它可是粒粒皆星!有已過身的,飾演石內卜的Alan Rickman(如果只計真人演出,這套是石內卜教授的遺作啊);還有奧斯卡影后,飾演英女皇的Helen Mirren及在《Captain Philis》中飾演海盜,獲得奧斯卡男配角提名的黑人演員Barkhad Abdi。
總之,廢話少說,這套highly recommend。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過如此緊張,令人如此肉緊的電影。
題外話:
其實跟電影完全沒有關係的,純粹有感而發。之前有朋友問小弟如何看醫委會改革。小弟覺得政府操縱醫委會、引入大陸醫生,固然令人非常擔心。但就算不理這些深遠的政治後果,退一萬步,單看議案背後的理念,已經很有問題,很令人心痛。我不明白為什麼現時的社會風氣是如此敵視醫生,只要病人有任何問題,社會、傳媒就會在未有任何理解之前已經自動假設是醫療失誤。議案更刻意深化醫生與病人間的敵對關係。為什麼要假設醫醫就會相衛?政府用上「醫醫相衛」來推銷議案,本身就好有問題。
好,小弟想說的是,醫生的責任是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以當時的臨床情況,做一個最好的決定。每個決定都有其好處及壞處,都有其風險,你不可能要求一個毫無風險的決定。最沒有風險,也最大風險的決定,就是不作任何決定。就像電影中,大家都知道最好的決定就是炸恐怖分子,卻因為有炸死一個小女孩的風險,以至沒有人敢做這個最好的決定。
現在的社會風氣就是這樣,大家都放大「炸死一個女孩」,無人會留意「阻止了一場恐怖襲擊,救了八十個人」的部分。這個風氣有甚麼問題?就是醫生都傾向選擇一個最不會被人投訴的決定,而不是一個對病人最好的決定。這就是所謂的”Protective medicine”,以protective行先,只要不被人告就好了。所有病人,不理三七二十一,不理臨床情況,總之把所有藥都開,開盡所有不知道需不需要的藥,把所有檢查都做,做盡所有最貴但又未必有用的檢查,確保不會被人投訴,不會被傳媒炒作,就可以了。
醫委會改革的政府後果,大家都討論得夠多,史丹福就不多談了。但史丹福想帶出一個很少人談及的問題,就是政府不斷敵化醫生與市民的關係,假設醫醫一定會相衛,本身就很有問題。有時候外行人覺得「醫醫相衛」,可能只不過是因為醫生有較多專業醫學知識,他們知道被投訴的醫生也許作出了一個有缺失的醫療決定,但這個缺失的醫療決定,或許在當時的臨床情況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甚至已經是最好的。改革醫委會本身沒有問題,但你把醫生妖魔化,然後很「民粹」地以大眾情緒去取代專業醫學知識,就很有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