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上流寄生族》叫好叫座,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電影的殊榮,成為了首套獲得此榮耀的外語電影,風頭一時無兩。韓國有「上流寄生族」,香港也有不少「下流寄生族」。不過,寄生族除了在貧富懸殊的社會及官場上出現外,在血液中都偶爾會見到的。
香港作為一個發達社會,寄生蟲疾病是較為少見的。不過史丹福還是有一些血液中的寄生蟲圖片可以跟大家分享。當然,以下圖片可能令人情緒不安,膽小者請慎入。
首先介紹的是這種班氏絲蟲(Wuchereria
bancrofti)。在形態上,班氏絲蟲與羅阿絲蟲(Loa
loa)及馬來絲蟲(Brugia
malayi)類似,不過班氏絲蟲的尾巴是沒有細胞核的,我們可以靠這個特徵去分辨牠與其他絲蟲。
班氏絲蟲 |
班氏絲蟲會入侵及破壞淋巴系統,影響手腳的淋巴液循環,令手腳出現嚴重的水腫,皮膚變厚。受影響的手腳變到粗得像象腿一樣,因此這疾病又叫做象皮病(elephantitis)。
象皮病患者的雙腿(來源:Wikipedia) |
白文信爵士最大的貢獻在於發現班氏絲蟲需要透過蚊子完成其生命周期,並發現蚊子可以傳播班氏絲蟲。他建造了一間蚊子屋,然後請象皮病的病人在蚊子屋中睡一晚,然後再在朝早捉蛟子去解剖牠們。這個發現在當年是劃時代的,在此之前沒有人知道原來昆蟲可以傳播疾病。他更盡一步提出蛟子也可能是瘧疾的傳播媒介,並建議英國軍醫官羅斯(Ronald
Ross)研究這理論,結果這理論被羅斯證實了,羅斯亦因此而獲得了1902年第二屆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站在血液化驗的角度來說,班氏絲蟲等絲蟲是很「蠱惑」的。分享一下自己經驗,史丹福數年前到英國受訓,當年的導師準備了很多不同的周邊血液抹片去考我們。在其中的一張抹片中,史丹福只見到很高的嗜酸性白血球(eosinophils)數量,看不到其他問題。但導師開估時,這抹片中竟然有幾條班氏絲蟲!而且一同受訓的醫生中,有九成都看不到絲蟲。大家可能心想,絲蟲這麼大條,不是比血細胞大得多嗎?為何大家都看不到呢?這是因為絲蟲在血液抹片的數量不多,可能整張抹片只有一兩條,大多數時候更躲了在抹片邊的位置,如果不細心地觀看完整張抹片,是很容易遺漏的。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我在英國受訓時遇到的另一個案例。由於顯微鏡的問題,所以圖片的品質不太好,還望大家多多見諒。
利什曼原蟲 |
利什曼病是一種由沙蠅(sandflies)傳播的寄生蟲疾病。這種寄生蟲主要活躍於非洲、中及南美洲、歐洲南部及印度。寄生蟲進入身體後,會被巨噬細胞所呑噬,但這簡直是引狼入室,因為寄生蟲會在巨噬細胞中分裂,產生更多的寄生蟲,之後再走到血液中,攻擊其他細胞。
被沙蠅咬到的傷口會出現潰爛,一般都要半年以上才會癒合,令病人的皮膚留下難看的疤痕。
在皮膚症狀後的幾個月至一年的時間,寄生蟲可能會開始影響身體其他器官,令病人出現發燒、疲勞、肝脾腫脹(病人可以有非常巨大的脾臟腫脹)、貧血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死亡。這個情況被稱為內臟型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又叫黑熱病(Kala Azar)。
利什曼病雖然在香港很罕見,卻是一個影響世界很多人的疾病。世界各地每年共有大約二百萬個新個案,做成二萬至五萬人死亡。
要避免利什曼病,最重要就是避免被沙蠅咬到。當去利什曼病流行的地方旅遊時,要避免在黃昏和晚上到戶外或樹林之中活動,時常穿著長袖子的襯衫和褲子及住宿於有空調或裝有防蚊網的地方。
下圖顯示的又是另一種寄生蟲──錐蟲(Trypanosoma)。牠是一種帶有鞭蟲的原生動物,所以又叫做鞭毛蟲。錐蟲在非洲及南美洲最為流行。錐蟲比些我們在文章最初介紹的絲蟲要小得多,大小與一顆紅血球相約。
錐蟲 |
這種寄生蟲雖小,殺傷力卻非常驚人。惡名昭彰的非洲昏睡症(African
sleeping disease)就是由布氐錐蟲(Trypanosoma
brucei)所引起的。布氐錐蟲由采采蠅(Tsetse
fly)傳播。牠引起的非洲昏睡症初期症狀包括發燒及頭痛,之後演化至神智不清,癲癇、嗜睡,最後昏睡不醒而死。傳說中西非馬里帝國的開創者,曼丁哥人(Mandingos)傳說中的民族英雄 Mari Jata就是染上了這種疾病,昏睡大約2年後死亡。錐蟲可以說是非洲殖民者的殺手,僅僅在1896年到1906年間英國殖民地烏干達就有25萬人死於非洲昏睡症,而在剛果盆地的死亡人數則超過了50萬。
至於南美流行的錐蟲則是另一個品種克氐錐蟲(Trypanosoma
cruzi),牠由接吻蟲傳播,並會入侵截然不同的器官,引起心臟衰竭、食道擴張及巨結腸症。這種由克氐錐蟲引起的疾病叫做恰加斯病(Chaga
disease)。
最後當然少不了介紹一下血液科醫生的老朋友──瘧原蟲,也就是引起瘧疾的寄生蟲。瘧疾是全球最流行的寄生蟲疾病。寄生蟲在進入血液後就會走到紅血球內生長。患者通常會出現有發燒、發冷、頭痛等病徵,嚴重的病人更會出現器官衰竭、昏迷甚至死亡。雖然瘧疾是一個傳染病,不過在醫院中傳統上都是由血液學化驗室而不是微生物學化驗室作診斷的。
瘧原蟲分5個品種,分別是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間日瘧原蟲(Plasmodium
vivax)、三日瘧原蟲(Plasmodium
malariae)、卵形瘧原蟲(Plasmodium
ovale)及諾氏瘧原蟲(Plasmodium
knowlesi)。史丹福在其他舊文章中已經介紹過惡性瘧原蟲及間日瘧原蟲,今次不如介紹一下較少見的三日瘧原蟲。
瘧原蟲在人體中會經歷不同的生命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形態。三日瘧原蟲的活動體(trophozoites)又一個特別的特徵,就是呈桿狀(band
form),這與其他瘧原蟲中常見的環狀或阿米巴狀有所不同。
三日瘧原蟲的活動體 |
瘧原蟲在入侵細胞後會進行有絲分裂,複製自己,形成裂殖體(schizonts),三日瘧原蟲的裂殖體入面有6至12粒裂殖子(merozoite),裂殖體破裂之後,裂殖子就會傾巢而出,再導感染新的受害細胞。三日瘧原蟲特別的地方在於牠的裂殖體中的裂殖子排列得很整齊,就像雛菊的花朵,大家又覺得像不像呢?
三日瘧原蟲的裂殖體 |
雛菊的花朵(來源:Wikipedia) |
三日瘧原蟲引起的瘧疾比較溫和,致命性不如惡性瘧原蟲。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大家知不知道為何三日瘧原蟲會叫三日瘧原蟲?瘧疾患者有一個特別的病徵,就是週期性高燒,它的週期以瘧原蟲在人體血液內進行之無性分裂之生殖週期而定,惡性瘧比較不規則,間日瘧及卵形瘧均為48小時,三日瘧的週期則為72小時,也就是三日,是在各種瘧疾中較為獨特的。
資料來源:
1. Kumar, V., Abbas, A. K., & Aster, J. C.
(2015). 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Philadelphia:
Elsevier-Saunders.
2. Bain, B. J. (2015). Blood cells: a
practical guide. Chichester, West Sussex: John Wiley & Sons Ltd.
3. To, K. K., & Yuen, K.-Y. (2012). In memory
of Patrick Manson, founding father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the discovery of
vector-borne infections.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1(1),
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